现金价值都听业务员说过,
产品收益看现价,退保也看现价,但其实现价是包含在利益演示表里,是它的一个分支。
所以利益演示表才是保险里最完整,最核心的东西。
利益演示表,顾名思义在于利益,那么涉及到的主要是储蓄类产品。
也就是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。
朋友圈里经常看到业务员发一个表格,说30岁领取XX万、50岁领取XX万、100岁领取XX万,这么多钱还可以财富传承。
其实这些信息不太完整,有点断章取义。
比如到了80岁,钱在里面不管是滚到100万也好,1000万也好,它是有一个前提条件,就是你自始至终不去动这笔钱。
但这可能吗?
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,一笔钱存到80岁还不动,是要干嘛?钱多的真的有那么多吗?财富传承是马云、李嘉诚那个级别的人才考虑的。
现实的情况是,如果一旦领取,本金即减少,持续领取,持续减少,最后根本不会达到表格里宣传的那么多。
所以简单的表格背后其实并不简单。
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解一下,什么是利益演示表?
我以这款自在人生这款养老年金为例,大家先看下:

- 黄色方框:退保能拿多少钱
- 绿色方框:身故能拿多少钱
- 红色方框:65岁起每年能拿多少钱
31岁的老王,希望20年交、每年交2万、65岁开始领取。
那么我就会按照这个表来给他讲解(注:利益演示表展示到105岁,篇幅有限,截图仅到92岁)
黄色方框里,是退保金
退保金,又称现金价值,自在人生的现金价值一直伴随到105岁。105岁之前,只要退保就有钱拿。
一般增额终身寿里会显示现金价值,因为增额寿要领钱只能退现金,而年金险有专门的年金领取,不用退现价。
绿色方框里,是身故责任
自在人生的身故责任,85岁之前都有。不幸身故,可以拿走一笔钱。
这也是我前面说的,即便是做养老储蓄,也要考虑身故等情况。
万一人没了,保单怎么办?
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增额寿还是年金险,身故保额不会很高,不会像保障产品那样有几十倍、上百倍的杠杆。
身故主要是保障前期刚交钱没多久,万一人挂了的情况,到后面最多是和现金价值一样高,不会超过。
红色方框里,是领取金额
自在人生提供的养老金,是每年6万,约合每月5000,从65岁开始领到终身。
年金的领取是定时、定量的。增额终身寿则比较灵活,领取全是自己手动操作。
好了,光看这些介绍,可能没什么感觉,因为没有结合实际,不知道具体怎么用。
别担心,看完这几个问题你就明白了。
1、隔壁老王刚交了5年保费就身故了(36岁),怎么办?
利益演示表里找答案:
保险公司会赔10万元,相当于把过去5年的保费都还给他了。
2、58岁时,老王急需一笔资金临时周转,怎么办?
利益演示表里找答案:
58岁时,自在人生现金价值高达54万多,只要给保险公司支付一定利息,老王就可以按比例“借出”这笔钱。
目前的政策是,可借出的比例是80%,年化利息大约5%,半年后还给保险公司即可。
这就是所谓的“保单贷款”。(保单贷款具体政策不断变化,以官方最新规则为准)
3、老王刚领了5年就身故了(70岁),怎么办?
利益演示表里找答案:
保险公司会赔902100元。
算上从65岁开始累计领取的30多万,一共拿到120万。
这就是自在人生“保证领取”功能:
如果没领够20年,少领的那几年,都会补给你……的受益人。
4.、老王90岁高龄身故了,还有钱拿吗?
利益演示表里找答案:
从表格里来看,90岁时已经没有身故责任了。
别急,身故责任虽然没了,但现金价值还是有的,只要老王在身故前,亲自退保,就可以拿到90岁时对应的现金价值:
249223元,近25万元
当然,这里有个前提:
老王必须明确知道自己时日无多,且可以亲自操作退保。
如果老王在身故之前没有亲自、及时地操作退保,那这笔现金价值是无法拿回来的。
除非,这份保单的投保人是老王妻子,且妻子健在。
那么即使老王身故了,妻子可以作为投保人,通过退保拿回25万元。
常见的问题主要是这几个,其他的可以私下咨询我。
其实答案不重要,关键是我们意识到了两件事:
第一、利益演示表里的数字是为了解决真实需求而存在的。
身故拿多少钱?急需用钱时可以借到多少钱?退保能拿多少钱?
这些都写的清清楚楚,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第二、利益演示表能帮助我们更科学地思考
比如,最后一个问题,很多人会想是不是可以让配偶做我的投保人?
它唤醒了你的好奇心,促使你思考。
也就是我常说的保险需要规划,没有经过思考的保险,不配称为保险规划。
对了,有人担心利益演示表是不是真的,因为平时根本就没看到过。
请大可放心,这个表不是我编的,而是招商信诺官方提供的。
当你拿到电子保单就会发现,里面的现金价值表和利益演示表也是完全一致的。

有了利益演示表
可以让你在下单之前,就看穿商品的本来面貌。
至于为什么在产品页面几乎看不到呢?原因无非两个。
第一、利益演示表需要专业解读
密密麻麻的利益演示表,铺在手机屏幕上,用户会觉得厌烦,看不进去,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成交。
第二、利益演示表会体现很多保险公司不想让你知道的“真相”
比如用户会发现,过早退保无法全额拿回保费,损失大,没有业务员宣传的那么好,发现自己被忽悠了。
但时代变了,消费者变理性了,认知也提升了,还有同行做的更好了。
所有唯有真诚、正直、透明,才有可能获得客户的信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