妈祖信仰是我国沿海地区最重要的民间信仰之一,据说全世界各地有妈祖庙近5000座,妈祖信徒达两亿人之多。湄洲岛作为妈祖的诞生地和祖庭所在地,每年都吸引了海内外无数的信徒前来朝拜,尤其是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,朝拜活动更是盛况空前。妈祖祭典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,是中国首个世界级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,湄洲岛也因而被誉为“东方麦加”。

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东南42公里处,距离大陆仅为1.82海里,因为形似娥眉而得名。湄洲岛没有桥梁连接大陆,上岛必须乘坐轮船。

船大约开了十几分钟就到了,上岸时仍可见到不少渔船停泊在码头边。

这是妈祖庙的“圣旨门”,前面的广场是每次祭典时乐舞表演的地方。


大殿依山而建



妈祖庙正殿里有两尊妈祖,后面的一尊称为“镇殿妈祖”,前面为“出巡妈祖”,每当出巡妈祖出巡时,镇殿妈祖就坐镇大殿供信徒朝拜。


门柱上有副有趣的对联,咋一看不知所云。当地导游解释这幅对联是运用了古汉语通假字的特点,上联是“齐斋,齐斋,齐齐斋,齐齐斋戒”。

下联是“朝潮,朝潮,朝朝潮,朝朝潮音”。


继续往上攀登就到了妈祖升天处。妈祖出生于湄洲岛,据说从出生到满月都不曾啼哭,于是家人给她取名为“林默”。虽为渔家女,但她经常在海上见义勇为,救苦救难,因而深受百姓的崇敬。相传公元987年的重阳节,林默同诸姐一起攀登到此处,跨上祥云,升天而去。乡人感其美德,就在她升天处建庙奉祀。

这间庙异常小,估计仅有一平方多米,不少游客排着队进入拜拜。

继续往上就到了中轴线的最高点 - 朝天阁,里面供奉的是黑脸妈祖,据说黑脸的由来是因为信徒日夜焚香朝拜,香火将妈祖的脸都熏黑了。

再往上就是妈祖山的最高点 - 妈祖雕像所在地。这尊雕像高14.3米,由365块花岗岩砌成,远远的在海上就可以看得到。


从山顶下来后,可以沿着南轴线,去看看号称“海上布达拉宫”的妈祖新殿建筑群。大殿依山势而建,呈轴线布局,落差达65米,远远从海上望去,有布达拉宫的气势。

插一张网上找到的这组建筑群的照片,是从海上拍摄的,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这组建筑群的全貌。





这方巨大的印玺是“妈祖印”,比原物放大了350倍,原件是清代御赐宝玺,刻有“湄洲祖庙天上圣母 护国庇民 灵宝符笈”。

建筑群的最下面是一万平方米的天后广场以及26.5米高的大戏台,是祖庙大型祭典和举行盛大活动的场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