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的曹路位于浦东的东部,紧邻长江入海口。其和崇明一样都是长江冲积层,很早的时候这里还是汪洋一片,直到954年左右,这里才变为了浅滩。而到了1054年间,这里才真正变成了陆地。在此之后,这里隶属于华亭县的管辖范围,直到1292年才正式归入上海县。

这次要介绍的是位于曹路的一座寺庙,它的名字叫潮音庵,俗称观音堂。其位于顾曹公路近海鹏路处,背后紧靠曹路体育中心。之所以叫潮音庵,其名字来源于观世音菩萨说法时的妙音,这音被称为“海潮音”。 而说到这座寺庙的历史就显得有些不幸和坎坷了,是在反复遭受损毁和修缮重建中一路走到了今天。

潮音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,始建于1456年,在雍正年间毁于一场大火。到了1739年,潮音庵得以重建,此后还进行过增建和重建。不幸的是到了1930年,寺庙再次因为大火而损毁,好在由各地资金的捐助下寺庙再次得以重建。

可好景不长,在日本军队侵占上海时寺庙遭到炮弹损毁,此后进入寺庙的宝昂师太将损坏的部位逐步修复。到了解放后,这里曾一度作为厂房和仓库使用,因此内部有多处遭到损坏。直到1982年寺庙又重新开放,此后还修建了讲经堂和报恩塔。

修缮后的潮音庵内设有大雄宝殿、观音阁、天王殿、藏经楼、报恩塔等建筑。寺院大门前有着一条小河,并设有亲水平台作为放生池使用。河对岸有着一个小型草坪可供行人散步,环境优雅而又清静。在修缮之初 还发掘整理出了元、明、清等朝代有关重修潮音庵的十二块石碑,并在重修后的大雄宝殿边上建起了碑林。

报恩塔于1992年底正式竣工,高约51米共7层,堪称浦东新区第一高塔。登上塔顶往东可看东海,往西可观浦东市区。建造报恩塔是宝昂师太一大宏愿,所谓报恩共有四重恩,一报国家恩、二报佛尊恩、三报众生恩、四报父母恩。如果有机会来这里烧香拜佛的话一定要登塔观景。

在1996年4月时,潮音庵就已被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为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。当时上海佛教协会还指派88岁高龄的寂昌法师常住潮音庵任住持,至此上海的僧人居士有了合法的活动场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