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各域的海水味道相似,但孕育的海产风味各有不同”,“北方明珠”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,渤黄海相交处,是寒暑交界的黄金地带,地处北纬39度,是世界公认最适宜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生长的纬度,因而为大连,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质农产品和海产品资源优势。

善万物之得时,夏初时节,去大连旅居有哪些不可错失的海鲜呢?

蓝色粮仓

大连是海参、鲍鱼、海胆、生蚝等海产品的原产地和主产区,近年来,大连加快养殖方式转变,增殖放流规模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。

大连一直以出产优质海参和鲍鱼闻名,享有“辽参之都”等诸多美名。夏初并不是海参最佳捕捞季,在天气炎热的时候食用也并非友好,所以我们来推荐几款适宜时令海鲜,让你的夏日干鲜水陆。

小虾蛄,大功效

俗称虾爬子、皮皮虾、琵琶虾,繁殖期为4-9月,盛期在5-7月,因而夏初的虾姑肉质最为饱满,可以选择清蒸或椒盐方式烹食。虾姑营养丰富,肉质鲜甜绵软,易消化。中医认为,虾蛄全体性温,味甘咸,入肾、脾经,有补肾壮阳、通乳抗毒、养血固精、化瘀解毒、益气滋阳等功效;现代药理药化研究已证实,虾蛄所含丰富的镁对心脏具有调节作用,能保护心血管系统,扩张冠状动脉,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。虾蛄富含磷、钙,通乳作用较强,对小儿、孕妇尤有补益功效。

蚬子:后人美肴膳 出语秽虾蚬

蚬子可不单指一个物种,白蚬子、黄蚬子、红蚬子、花蚬子……蚬子营养丰富,具有滋阴润燥、利尿消肿,软坚散结的作用,能润五肺、止消渴。蚬子肉质细嫩多汁,可煮食、凉拌、爆炒、做馅等。

“蚬子芸豆面”是大连人最喜爱面食之一。

2014年5月22日,农业部批准对“普兰店黄蚬”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。

蛏子:满坐诧美欢笑谈 肯复重顾蛏与蚶

看过“大庆赶海”的朋友对蛏子一定不陌生。蛏子肉味甘、咸,性寒,有清热解毒、补阴除烦、益肾利水、产后补虚等功效。《嘉祐本草》中记载:蛏肉"补虚,主冷痢。煮食之,主妇人产后虚损、胸中邪热烦闷气"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记载:蛏肉"清胃、治痢、除烦、补产后虚损"。

蛏子含量是牛肉的20倍,含量是牛肉的15倍,含量是牛肉的近10倍,且蛏子易消化,营养吸收率高,是强壮骨骼和牙齿、养血补虚、预防贫血虚弱、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食疗佳品。此外,蛏子中还含有较高含量的锌和锰等微量元素,有助于健脑益智,预防老年痴呆。

鸟贝

鸟贝也叫石垣贝,因其形状像鸟头而得名,学名鸟蛤,以体大、壳薄艳丽、肉质脆嫩鲜美而闻名。鸟贝肉含有多种氨基酸,有润肺、益精、补阴之功效,为其他贝类所不及。此外,它还有清热解毒、滋阴平肝、明目防眼疾的作用。葱油鸟贝和刺身是胶东地区非常流行的吃法。

海鲜高蛋白又低脂肪,保健又滋养。但因海鲜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层出不穷,所以我们既要吃对海鲜,还要会吃海鲜。赶海捕捞处理海鲜时养成戴手套的习惯,加工时生熟分开,避免交叉感染。夏季气温高,海鲜要彻底清洗煮熟后食用:蒸煮贝类水产至少5-7分钟;凉拌海鲜前要在沸水中焯烫数分钟,起到灭菌作用。

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,海鲜中嘌呤较高,不宜过量食用。中国膳食营养指南推荐每日鱼、虾类食物摄入量50-100克。特殊人群急需谨慎,尤其过敏和痛风人群,不建议尝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