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疑自己体内“有毒”
已到孕晚期的李女士最近皮肤总是很痒,起初是手心和肚脐周围,之后蔓延至全身,挠得满是抓痕,彻夜难眠,“会不会影响胎儿?”她越想越紧张。
家里老人一听,立刻说得去胎毒,不然生出的宝宝会长疮、长疹子,忙找来一副偏方要煎给儿媳喝。
“长辈是好心,但孕期药可不能乱吃,毒也不能乱排,更何况现代医学根本就没有‘胎毒’一说。”产科医生开始详细解释:“胎毒”是一种民间俗称,从前人们对疾病认知不全,会将孕期母体出现皮肤瘙痒、出疹、痤疮等皮肤问题归为“胎毒”,并认为孕期不去胎毒,新生儿出生后就会出现黄疸、湿疹、鹅口疮等疾病,因此会让孕妇喝中药、喝玉米须水、吃鹅蛋等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但孕妈及新生儿出现皮肤问题其实另有原因,不同症状有不同的治疗方法,若没有对症下药,耽误治疗,很可能会危及生命。
孕期莫名瘙痒
凶手竟是它
根据李女士的症状,产科医生初步考虑其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。经相关检查,医生发现李女士空腹时的血清总胆汁酸明显升高,证实了之前的判断,迅速安排李女士住院治疗。
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什么?
妊娠期合并症,多发于妊娠中、晚期,可能与孕期雌激素水平变化、孕妇本身患有慢性肝胆疾病等基础疾病、遗传、外界环境等因素有关,常见症状有:皮肤瘙痒,尤其在夜间加剧;皮肤、巩膜发黄(黄疸)。
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会严重损害胎儿健康,引起胎儿窘迫、早产、羊水胎粪污染甚至不可预测的突发胎死宫内。此外,娩出的新生儿可能会患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等,甚至死亡。
至于如何预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,建议定期产检,监测胎儿指标,同时将相关症状及时告知医生,在孕32-34周常规测定血胆酸。
通过降血胆汁酸、降肝酶等一系列治疗后,李女士的瘙痒症状渐渐减轻,最终母子平安。
这些妊娠期常见皮肤问题
如何处理有诀窍
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这类对胎儿极为危险的疾病外,还有一些孕期瘙痒、出疹等皮肤问题,虽说有些难受,但并不会造成实质性伤害。孕妈们别太紧张,可参考以下情况,对症处理。
妊娠期瘙痒性毛囊炎——高发期:妊娠中晚期
上背部、胸腹部、四肢等较大面积分布着红色脓疱、丘疹,特别瘙痒。容易出汗的孕妈,如果未注意清洁,就可能引发瘙痒性毛囊炎,分娩后1-2月可消退。孕期想要治疗,可选择局部应用中-高效皮质醇类药物。
妊娠瘙痒性风团性丘疹和斑块——高发期:妊娠晚期
成片的红色包块,有时还会出现小泡。最先起始于腹部,聚集在肚脐周围,之后能迅速蔓延到大腿上部和臀部,产后短期即可缓解。
它可能与孕妈体重增加、胎儿生长导致的腹部过度膨胀、多胎妊娠等有关。孕期局部使用高效皮质醇类药物可以减轻症状。
妊娠期痒疹——高发期:妊娠25-30周
四肢(特别是手臂和大腿)出现红色或淡红色、极其瘙痒的丘疹,产后即可消退,但可能留下疹痕。痒疹与个人易感体质有关,有家族遗传性。若实在痒得受不了,可局部使用中-高效皮质醇类药物来缓解。
最后,如果无法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皮肤问题,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,切勿乱用药,以免影响妈妈和胎儿的健康。